戶方-從日常光影中用雙手築起的夢境之地
- taichungjozo2025
- 8月23日
- 讀畢需時 7 分鐘
已更新:3天前
地方人:Leo 林承駿
地方室:戶方 WhoFound
地方曆:截至2025年8月,11年又3個月
隱身市場裡的百年日式老屋,遇見老派又浪漫的靈魂。在這裡,光與影的存在隨著快門一點一滴被記錄著,也緊繫每位曾經留影於此的人們。
接下來~和我們一起走進,看看這座美麗典雅的老屋,如何用八年的時間,透過主理人Leo的雙手打造,將老屋從廢墟轉變成人人都想走進去聊天拍照的地方,也一起成為「戶方」裡流動的新靈魂,走進長日漫漫裡的夢境之所。

老市場旁的巷弄隱室 - 戶方
走過人聲鼎沸的臺中第五市場,隨著人們採買和攤賣的熱情叫賣,搭配機車穿梭與滯留的聲音,各種水果青菜、肉品、飲料等多彩顏色,和頂上烈日一樣熱情招呼,忍不住買了一杯多冰的古早味紅茶開啟今日訪談的儀式感。

今天的目的地,就在穿過這座熱鬧的傳統市場旁的一條條恬靜巷弄裡,一座從日治時期昭和年間,就與第五市場共存近百年的老屋-「戶方」。
開門,然後走進日劇裡的古民家
一打開「戶方」大門,迎面而來的是陣陣木頭香氣,眼前的木造空間,從玄關、客廳(広間)、廚房、緣側到庭園……無一不充滿非臺灣典型日常的日常感,讓人不禁想起日劇《舞技家料理人》的畫面,究竟是什麼機緣,讓這個曾長滿雜草的廢墟空間,成為現在這樣令人感到親切又處處是美感的地方?
圖/王為公 攝
「好難想像這裡以前是座廢墟!」翻著戶方主理人Leo提供的戶方修復攝影集,照片裡的木造建築,牆壁和地板破損嚴重,閒置多年的荒廢感,彷彿時空凝結的異世界,難以想像現在眼前的老屋,給人的感覺是一個被細心呵護,雖然有年代感,卻是窗明几淨、百年來如一日而且雅緻的居家空間。
戶方修護前的樣貌 圖/戶方提供
「大學時期曾參與老屋修復成替代空間的策展,從那時候開啟自己對老屋空間的各種想像。」Leo訴說著自己對老屋的情感,從學生時期開始醞釀,認為老屋不只是建築,而是可以「玩」的文化載體。
爾後便帶著這樣的情懷在臺中尋尋覓覓適合當工作室的空間,很幸運的在2014年找到戶方所在地,而Leo和這座百年老屋就在西區自治街的巷弄裡,開展彼此的第二生命。
圖/王為公 攝

原始人也會將山洞打造成自己喜愛的樣子
戶方的空間因先天修復條件困難,但大學主修外文沒有建築背景的Leo,仍憑著自身對老屋的熱情,效仿建築匠人一手一道塗抹泥牆,一點一滴慢慢地重新構築,用最老派浪漫的方式,雙手拂去塵土,細細妝點老屋的容顏。

戶方並不是一個由專業建築師修復的地方,而是Leo細細品味空間的故事,花了八年的時間閱讀文獻、研究工法,以盡可能保留原樣的方向整理出來的造夢空間。
「這個狀態很像原始人,即便我沒有修房子的專業,但因為人的本能,還是自然而然打造出自己喜愛的空間。生活場域對人來說,是讓這個地方成為人可以在這裡好好生活的樣子。人們需要吃飯時,很本能的會去廚房煮飯,那就保留廚房的功能,只要稍加整理,這個空間就可以繼續使用了,而且在保留功能的同時,也延續了人對老屋過去的連結與想像。」
圖/王為公 攝
在修復戶方的過程,Leo盡可能運用合乎老屋時代的建築材料,還用上了曾經學習過的「小舞壁」工法,帶著實習的學生將稻穀混著泥土的材料,一抹一抹地塗在竹夾牆上。在現今這快速追求效率的時代,這樣的難得修復過程,竟也意外成為朋友們聚在一起的最佳理由,有人當木工,有人當泥作師傅,像是回到過去農村時代的生活一樣,邊聊天邊工作,大家一起靠自己的力量打造一個裡想的家的樣子,同時成為知識與經驗的美好傳承。



寫真的夢以及與人分享的浪漫
「光是可以這樣躺在榻榻米上,吹著電風扇,看著天花板發呆就覺得好舒服。」這種寧靜的感覺,就像躺在一百年前的戶方一樣。不知為何,雖然是第一次走進戶方,卻一直有一種自己已經躺在這裡好久、好Chill的熟悉感覺。而這每一轉瞬的美好,都是隨著曾經是職業攝影師的Leo,經過生活與社會轉變做出選擇而衍伸的浪漫。

圖/王為公 攝
「我想盡可能保留純粹享受攝影當下的感覺,不會因為工作的關係,讓那種感覺消失。」老屋也好,攝影也好,Leo談到對於自己喜愛的事物,也曾經有過掙扎該不該為自己做出不一樣的人生選擇?因為這些感受的出現,Leo開始轉變人生道路,將自身攝影的專業還有對老屋的熱忱結合在一起,讓戶方不只是自己喜愛的空間,更讓這些美好也成為同樣喜歡攝影和老屋的人,可以一起走進來享受和盡情創作的地方。

從攝影師轉變成攝影基地主理人的過程,依著過去經驗還有大量考察與美感累積,一步步打造現在戶方的樣子。保留原本的空間故事,透過更多人一起來到戶方,再透過不同視角將戶方的美分享出去,以形成美好生活樣貌循環。
小室裡善的流動,魔法般地照顧著來去的心
秉持利他精神的Leo,希望戶方成為在這個土地上可以共創價值的地方。從修復老屋的經驗傳承開始,有趣、永續正向和有機性的元素,隱隱地在這個空間裡流動著。人與人之間、人與物之間、人與故事之間,都會因為善的選擇自然而然連結在一起。聽見Leo分享創業以來的核心價值,心裡好喜歡這樣的感覺,彷彿我也正被照顧著的感覺,信念造就空間,空間的「存在」也本能照顧著人。

「走進小室,遇見生活的魔法。」戶方每年不定期舉辦小室集的企劃、文化體驗活動、讀書會,透過有趣的人和品牌注入新的光影,同時讓預約制的戶方可以開放給人們有機會走進老屋,人們彼此交換物件、交換心意,也交換著故事。這些過去可能被珍藏但還沒見世的事物,像老屋一樣有了新的流動。


「讓來到戶方的攝影師們作品,有更多機會在這個社群被分享,那種被看見的感覺好棒!」戶方成為攝影基地的角色,喜歡老屋與攝影的人們自然形成一個有機的社群。雖然戶方不刻意強調與地方連結,但透過儀式、節慶、善的選擇,地方卻也能自然地產生交流。
然而經營老屋並不只是維護空間而已,最大的挑戰還是管理。管理與制度的形成,往往也因為戶方空間的個性,需要深度參與「人」的交流還有理解,覺察新的議題,不斷調整和優化,才能逐漸產生人與空間互相尊重的默契。
危險卻迷人的選擇,走著走著就到了
「如果回到十年前再選擇一次的話,我還是會做這樣的決定。」Leo不假思索地說著。聽到這句話心裡驚呼這樣的想法實在太帥氣了,當然Leo也補充這份決心會和每個人當下的動機與機運有很大的關係。投入老屋經營,是一個危險但迷人的選擇,面對房東溝通、維修和勞力成本,如果了解風險的存在,同時我們也具備資源、熱忱和想法,才有機會在現今的業態裡走下去,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。
和Leo在老屋裡聊了許久,偶爾看看陽光從窗戶透進來的光影,房裡老物件的雕花、自在走跳隨處休息的貓貓,隨風搖曳的竹簾,這些淨透感,和Leo願意跟老屋一起從無到有,與之相處十幾年的感覺一樣,不疾不徐,很清楚感覺到為什麼戶方此刻可以在這裡安然存在著,我們都知道可以待在這裡一整天。
「堅持下去吧!未來就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道路。」Leo説。

圖/王為公 攝
關於戶方的下一步,我們談及戶方的2.0計畫—「繼光診療所」,將在臺中中區繼光街閃耀呈現。繼光診療所原為1957年間創立的耳鼻喉科診所,建築保留了過去的掛號櫃檯、診療間、醫師起居間,是一個具和臺洋折衷氛圍的老屋,這間老房子有著與戶方完全不一樣的性格。


新的場域空間計畫,象徵著戶方擴展成更具有品牌協作性的場域。繼光診療所二樓成為「夢境」主題的展間,結合攝影概念規劃多間夢境的場景。一樓看診空間,將導入品牌進駐,預計今年9月亮相。戶方將社群有了更多元的觸角,新的流動和樣貌,大家一起拭目以待吧!

戶方Whofound - Leo 林承駿

專業技能 | 隱藏技能 |
|
|
Jōzō PASS - 臺中Jōzō粉絲專屬優惠 (需出示本頁面) |
出示本文連結或Jōzō PASS頁面預約租棚拍攝,可享「免費洋裝穿搭乙套」。(每組限一人換穿,額外需求費用另計。限額五組,兌完為止。) |
編輯介紹
喜歡在城市與山海之間遊走,享受成為這之間發生有趣故事的參與者,透過鏡頭裡的畫面紀錄有緣瞬間和可愛事物。 夏夜晚風,希望每天躺在海邊的涼亭下,吹海風放空。 要說我是誰,也許就是一顆海邊沙灘上的「老椰子」。 IG @vajrawang |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