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廢待興的城市一隅 讓人無法抗拒的香氣
- taichungjozo2025
- 7天前
- 讀畢需時 4 分鐘
地方人:Leo
地方室:小麥過敏
地方曆:2023年1月,開幕至今2年10個月
有些店,不是用招牌吸引人,而是用氣味。

走在中山路上來到市府路口,總會聞到一股濃郁烘焙香氣,除了轉角的洪瑞珍三明治,再深呼吸一口氣、聞得再深一點,隱隱會聞到另一股清新麥香。尋著香味而去,搶先映入眼簾的是....Hausinc 1035,看見一塊木牌寫著「bread / design」往旁邊的小廊道,相信自己的步伐再往裡走幾步,是一棟低調又安靜的日式老宅,門前的綠意彷彿在說:「就是這裡。」這裡是──小麥過敏烘焙工作室。
忙碌的一天 咖啡烘焙香氣交錯的空間
中山路的街區有一種很特別的節奏,老屋、騎樓、行人、機車與巷弄間的空氣都流動得慢一些。而小麥過敏,就藏在這樣的節奏裡。
這裡原是日治時期鈴木耳鼻喉科醫師的住所,後來由吳眼科接手使用,如今成為幾位好朋友的一起創業的空間。
小麥過敏與前方的 HAUSINC 1035 Café 共生在一起,這棟老屋有種溫柔的力量,你必須稍微放慢腳步,才能看見裡面發生的事。門裡是忙碌又安靜的世界,周邊需多品項會在 IG 公布,也能提前留言預訂。人氣商品包括可頌、肉桂捲、酸種麵包、巧巴達等。即使不使用蛋奶,依舊能保持外酥內軟的層次。目前以外帶為主,未來將整理後方空間開放內用。
對小麥過敏的麵包師傅
「你好,我是小麥過敏的 Leo,是個對小麥過敏的麵包師傅。」這是 Leo 的自我介紹——一句讓人會心一笑的話,也是一種坦率的幽默。
對小麥過敏,卻熱愛麵包。於是他選擇用自己的方式與過敏共處——開了一家自己也能安心享用的烘焙坊。小麥過敏的全系列麵包皆為無蛋奶、純素麵團製作,但仍含有麩質。
Leo 說,他喜歡挑戰材料的邊界,也曾協助許多烘焙坊開店。他對烘焙的理解,不只是技術,而是一種創作方式。他說每種麵包都有自己的口感和特色,不使用蛋奶卻盡量貼近麵包本身該有的口感,讓全素食的朋友、有過敏症狀的朋友不只放心吃還要吃的開心,因此店內品項有甜有鹹,還有許多正在研發的品項。
看著分享中的Leo,我相信熱愛是會發光的。
舊城的氣味與創業者的默契
在他眼裡,這裡的創業者彼此之間有著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——互相幫忙、交換資源、對自己所處的土地有種認同感,共同創造出生活氣味。對於台中舊城他說:「這裡有一種百廢待興的生命力,很吸引我。」
「有時候都分不清,是我們選了舊城,還是舊城選了我們。」Leo 笑著說。
他在疫情期間回台,在朋友的邀請下進駐 1035 collab,從此讓這棟老屋有了新的香氣。他說:「小麥過敏會變成現在這樣,是很多種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,未來當然也會考慮再開店,但應該不會是小麥過敏二店,因為這個地方是無法複製的。」那樣的話語,像是一種對場所的溫柔告白。
麵包以外的創作哲學
小麥過敏的空間裡有許多幽默的小巧思:牆上掛著麵包做的時鐘、貓跳台、掛飾。那不只是裝飾,而是一種「烘焙延伸的藝術語言」。每隔一段時間,店內就會有新的麵包裝飾品,店裡空間不大但處處都是用心的驚喜。
這樣的用心也體現在Leo與夥伴的關係中,那天我們約在正式開店前一小時碰面,他說因為烘焙會有一定的時間與工作量,店內工作空間不大,他希望能盡可能維持原本的節奏工作,且在採訪後他就要前往美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工作交流,這段時間將交由夥伴全權負責。「我不太擔心他們搞砸,比較怕他們太累。」那一刻你會理解,這家店的核心並不只是麵包,而是一種信任與照顧。
Leo有著職人特有的節奏感——穩、準、但不冷,用他的堅持來照顧那些他所看到的需求。
在舊城的氣味裡生活
這間藏在中山路巷弄裡的烘焙坊,若不是聞著香氣或熟門熟路的朋友帶領,很容易錯過。但一旦推門進去,你就會理解這裡為什麼能存在——因為有些香氣,不只是味道,而是一種生活的證明。
好奇的問了他,如果他的朋友來找他,他會怎麼安排行程,「舊城不是快閃的地方。」他說。「這裡有太多好味道,至少要待三天兩夜,好好吃、好好感受。」,可以看出他對於口感、口味簡單卻堅定的原則。
小麥過敏不只是烘焙坊,它更像是一種誠實地生活的方式。讓人相信,「過敏」不是限制,而是與自己溫柔共處的對話;而「舊城」,則是一種與地方一起呼吸的節奏。
在 Leo 的手裡,麵包被賦予了新的定義——它是創作、是連結、也是一種緩慢而溫柔的抵抗。
編輯介紹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